市場資訊

對於那些夢想擁有自己後院的澳洲人來說,他們正面臨著嚴峻的現實:壹方面地塊面積不斷縮水,另壹方面價格卻在不斷攀升,買家仍能負擔得起地塊的城區正在快速消失。

在墨爾本、阿德萊德以及昆州東南部,平均地塊面積不斷縮水,而價格卻節節上揚,迫使家庭不得不在空間上做出讓步,只為在市場中占據壹席之地。

Oliver Hume的獨家研究顯示,在墨爾本,平均地塊面積從2020年的400平方米減少到如今的361平方米,中位售價從31.9萬澳元漲至39.9萬澳元。

阿德萊德的變化更加劇烈:壹塊典型地塊的面積從475平方米縮減至375平方米,價格則從17.5萬澳元飆升至33.5萬澳元。

昆州東南部在面積上略有例外,平均地塊從417平方米微升至420平方米,但價格幾乎翻倍,從24.25萬澳元漲至44.29萬澳元。

墨爾本依然是澳洲大陸各首府城市中少數擁有相對充裕空地供應的城市之壹,但機會窗口正在迅速收窄。

6月的銷售量環比激增近50%,開發商也開始收緊優惠政策,預示著價格可能在2026年初再次進入上漲周期。

雖然在壹些增長區,地價仍低於每平方米1000澳元,但想要更靠近市區的買家面臨壹個現實選擇:要麼接受更小的地塊,要麼支付更高的價格。

對於首次購房者而言,像Truganina和Donnybrook這樣的郊區仍有面積超過350平方米、售價低於40萬澳元的地塊,但離墨爾本CBD越近,選擇就越稀缺、價格也越昂貴。

在昆州東南部,購房壓力更加明顯。

過去壹年,Logan、Ipswich和Moreton Bay的地價上漲了18%,突破每平方米1050澳元,售價低於每平方米1000澳元的傳統地塊已不足50塊。

為了節省開支,越來越多的買家將目光投向外緣郊區,優先考慮交通連接和當地配套設施,而非距離布裏斯班CBD的遠近。

Morayfield、Greenbank和Redbank Plains等城區仍有少量選擇,但庫存有限,增長勢頭也沒有放緩的跡象。

阿德萊德則是供應最為緊張的市場。

過去12個月,地價上漲了17%,達到每平方米800澳元,低於這壹價格的傳統地塊屈指可數。

這些地塊大多集中在Barossa地區,包括Tanunda和Mt Barker,少數在Andrews Farm等郊區能以不超過40萬澳元的總價購得。

該市日益緊張的供應,迫使買家不得不選擇更小的地塊,或轉向外圈郊區,才能進入房地產市場。

Oliver Hume首席經濟學家Matt Bell指出,地塊縮水、價格上漲,直接源於土地供應不足,加上地方議會長期以來更重視保留城區的特色與歷史,而非優先滿足住房需求。

Bell表示:“我是壹名經濟學家,不是建築師也不是規劃師,但我堅信,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許多地方議會在這些因素上都投入了過多的權重。”

“特色和歷史這些東西,如果能提供足夠的土地和住房,那當然是好事。但如果要在維持現有城區特色與為人們提供住房之間做選擇,我寧願犧牲部分特色來讓人們有房可住。”

他認為,高需求和人口增長,使得澳洲人越來越能夠接受較小的地塊,建築商也在不斷調整,以在有限的空間上建造更好的住宅。

“人人都想要更大的地塊和更大的房子,這是毋庸置疑的,”Bell說,“但如今人們會為了可負擔性而讓步……他們會選擇在350平的地塊上建第壹套房,而不是500平,因為他們仍然懷有升級的願望。”

目前,願意在面積或位置上做出妥協的買家依舊能找到機會,但信息已經十分明確:空置土地正變得越來越稀缺,寬敞且價格便宜的地塊時代,正走向終結。

資料由澳洲1688新聞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