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據《悉尼晨鋒報》報道,過去十年,房產賣家的利潤飆升,為房主創造了意外之財,他們可以利用所得收益來換小房、換大房或幫助家人購買房屋。

但這種增長正在擴大與那些無法獲得股權或父母幫助自己進入市場的購房者之間的差距,這種社會分化成為壹個“關鍵”問題。

Domain數據顯示,2024年出售房屋的悉尼人的中位利潤為65.5萬澳元,是2015年賣家中位利潤(326,250澳元)的兩倍。

墨爾本人今年出售房屋的平均利潤接近40萬澳元,比2015年的26萬澳元大幅增長。

布裏斯班今年的利潤為39.5萬澳元,幾乎是2014年14.4萬澳元的三倍,而珀斯賣家的利潤則要少壹些,2024年的銷售收入為23.1萬澳元,而2015年為16.5萬澳元。

Domain研究和經濟部門主管尼古拉·鮑威爾(Nicola Powell)博士表示,巨大的漲幅是兩個不同因素共同推動價格向同壹方向發展的結果。

她說:“我們看到人們在家裏呆的時間更長,因此他們賺取的利潤可能取決於他們在那裏呆了多長時間,以及已經過去了多少個房地產周期。而且,自2022年以來,我們還看到全國範圍內的價格出現了驚人的增長,這對利潤產生了雙重影響。但顯然,這確實造成了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每個城市的利潤數額表明,如何利用房產為房主及其家人創造財富,而其他人則被拋在後面。”

研究還表明,公寓賣家將收益存入銀行,但增長率遠不及以前,有時利潤也比以前更少。

鮑威爾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澳洲人對壹塊土地上的房屋的持久偏好,以及由於需求增加和供應有限而導致土地價值上漲的結果。

房主現在正在利用他們從房屋價值中獲得的利潤來資助自己的搬家,或者幫助他們的孩子或孫子買房。

然而,這只會擴大擁有並有能力購買的人和陷入緊張的租賃市場的人之間的鴻溝。

獨立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彼得·圖利普(Peter Tulip)說:“這是澳洲當今面臨的最大、最關鍵的社會問題之壹,澳洲的核心文化願望壹直是努力工作、存點錢、買房子,但對於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20多歲和30多歲的人來說,這越來越不現實、難以實現。這已經不可能了,他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賺到足夠的錢,因為房價的上漲速度遠遠快於工資或消費者物價指數。”

抵押貸款經紀公司Finspo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安格斯·吉爾菲蘭 (Angus Gilfillan) 表示,該行業看到擁有強大股權的客戶的市場活動有所增加。

他表示:“他們采取的壹些關鍵策略包括利用股權投資房地產,以及新投資房地產的貸款激增。2024年6月,投資者購買的房產占房產總額的38%,這是自2017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許多房主也利用自己的股權來幫助他們的孩子進入房地產市場,在我們公司,我們註意到家庭擔保貸款因此而增加。”

雖然價格增長率顯示出壹些減弱的跡象,但這種差距需要政府采取更多舉措來幫助更多人進入市場,並大幅增加住房供應。鮑威爾說,這將包括經濟適用房、聯排別墅和中等密度開發等“缺失的中間地帶”的激增。

然而圖利普認為這是壹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這是政客們最關心的話題之壹,他們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合理性建議來解決這個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幫助年輕人買房和為他們坐在金礦上的父母和祖父母維持價格增長之間存在沖突。這是現在與未來之間的沖突,金礦上的嬰兒潮壹代會接受較低的資本利得率來幫助年輕壹代嗎?”

資料來源由1688澳洲新聞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