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匯率與大馬經濟

News

利率、匯率與大馬經濟

馬幣走勢如何,是許多人關注的課題,特別是做進出口生意或有子女在外國讀書者,更關注馬幣走勢;只是應如何解讀其走勢則頗傷腦筋。
一個基本法則是,在經濟領域,基本上價格變化是由供給與需求決定的,只要需求增加價格便會上升,反之亦然。據此,要知道馬幣的走勢便得關注其需求與供給的動向,若對馬幣的需求增加,馬幣便會升,那什麼是決定馬幣需求的因素?
自2014下半年,由於油價大跌,馬幣也跟著大跌。這突顯出,出口是決定馬幣升跌的主因之一,若出口強勁有外匯源源而來,這些外匯匯入大馬後,若換成馬幣,便會刺激對馬幣的需求。

對外貿易順差額高

最近幾個月,馬幣走強主因便在於出口(特別是製成品)以及國家銀行要求出口商把匯入的外幣大部份換成馬幣,這就提高了對馬幣的需求。伸言之,油氣價格會影響馬幣走勢,因為它會影響出口額及對外貿易帳戶是盈餘還是赤字。若有外匯源源流入,進出口出現大幅順差,不僅馬幣會走強,也會使市場對大馬經濟更具信心,反之亦然。實則一國會發生經濟危機,其主因之一便在於對外貿易出現長期逆差及公私部門債務高居不下。因為本幣不斷外流,外加上債務高漲(特別是高外債)便會使市場擔憂這經濟體的可持續性。 1997-98東亞金融貨幣危機會發生,外貿逆差與高債務是主要的觸因。就大馬而言,自1998年危機以來,對外貿易長年出現大幅順差,順差額甚至可高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近10%,只是2014年後便劇減惟依然是順差。就債務言,若是內債,問題較易處理,若是高外債,則引人擔心。當然,大馬的外債總額有約2000億美元(約7800億令吉)。
若這些外債是短期外債,一旦不想再購買大馬債券或借給大馬以新債還舊債,就會使馬幣趨跌,也就是對外幣需求升高對馬幣的需求減少。除了出口外,若一國有外資不斷流入,如外來直接投資或是用高利率吸引外資存款也會增加對馬幣的需求,使馬幣走高。伸言之,利率也是個要因。利率高匯率也會走高,利率低內資也可能出走或走向金錢遊戲。

擴張性財政政策

近年來,特別是2008-09年美國次貸危機後,因為美國出動量化寬鬆(QE)政策使貨幣供應量大增與利率走向超低利率,投機與金錢遊戲便會興起。實則虛擬貨幣如比特幣會盛行起來也與此有關。超低利率行久了,遲早會引發資產泡沫,特別是房地產與股市。美國會在2008年發生次貸危機主因便在於長期走低利率政策。之後的QE也刺激了股市使美國股市節節上升,進入價高市危的局面。 2018年2月10日左右的大跌,便與利率正常化有關。可以說,當前的世界經濟是畸形的,許多主要經濟體,便是靠長期低利率來刺激經濟而非靠生產力與創新。長期靠超量發行貨幣與超低利率已使全球的總債高達近230兆美元(897兆令吉),遠高於2017年的全球生產總值77兆美元(300兆令吉)。這高債務水平也使人擔心什麼時候會出現再一次的全球性金融債務危機。
當前市場中,也有人認為隨時會爆發另一輪更嚴重的金融債務危機,進而引起全面性的經濟貿易危機。也因此,一些國家如中國正在搞減債行動,以減少危機的可能性。惟一些國家如日本則依然企圖繼續用QE與超低利率來刺激經濟。
這裡也涉及了一個在非常時期,應用擴張性財政與貨幣政策來繼續刺激經濟增長抑或是用緊縮性財政與貨幣政策來加強財政紀律的論戰。所謂擴張性財政政策是說用擴大政府支出來刺激經濟,製造就業。這是一種需求方經濟(Demand-sideeconomics)或需求管理,只是由於發達國家的公共債務已多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便只好轉向用擴張生貨幣政策,如當前的歐盟與日本。
當前,有一種理論認為,若一國債務水平過高如高達GDP的100%,其經濟增長會趨緩,因為還本付息使沒有餘錢用到生產性投資上。

大馬將鈍化增長

就大馬而言,當前家債佔GDP約84%、企業債佔90%與公共債務佔約70%(其中約20%是或有債務ContingentLiability,如政府保障的債務)。這高債務水平雖不至於在短期內引發危機(如有外匯管制與高國內儲蓄),可卻會純化增長。就貨幣政策言,大馬的廣義貨幣(M2)也在2017年高達1.67兆令吉,高於GDP的1.3兆令吉。假設其他情況沒變,大馬未來幾年的增長應會在5%上下擺動,而難有大的突破。至於馬幣走勢,除了經濟增長率與出口外,也得看美元指數,若美元走高,馬幣當然會跌。此外,利率的高低也會影響到馬幣匯率。總的來說,由於大馬是個高度開放的中型經濟體,世界經濟走勢會對大馬經濟起重大作用。在大馬由於有許多人在新國當馬勞,故新國的景氣也會衝擊到大馬的外匯與房地產市場。至於股市,由於大馬股市值只有約1.7兆令吉,而大馬的官聯投資公司資金超過1兆令吉,故有能力扶市。就油氣價格言,由於美國產量大增,油氣價格應不易會大幅上漲。約言之,馬幣前景還不易下定論。

Source:orientaldaily.com.my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