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在最新發布的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澳大利亞共有六所大學躋身全球前100名,以高質量的教學與科研聲譽贏得國際認可。

其中,墨爾本大學位列全球第37名,從去年的第39名躍升兩位,超越了倫敦國王學院,成為澳洲排名最高的學府。該校在科研卓越度、學術影響力與教學質量方面均取得近乎完美的評分。

校長艾瑪·約翰斯頓表示,墨爾本大學擁有“無與倫比的專業與經驗多樣性”,目前擁有超過13,000名教職員工和77,000名學生。

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學府——悉尼大學在全球排名中從第61位上升至第53位,而蒙納士大學則保持第58位不變。

位於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在校長Genevieve Bell上月卸任後,排名維持在第73名。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表現亮眼,從第83名躍升至第79名。

不過,昆士蘭大學(UQ)則略有下滑,從第77降至第80名。

目前,澳大利亞共有10所大學進入全球前200名。

在澳洲37所被評比的大學中,有12所排名上升,表現最佳的包括麥考瑞大學、查爾斯特大學與聖母大學(Notre Dame)。

下滑的院校則包括昆士蘭大學、西澳大學、查爾斯特大學及聯邦大學。

全球排名榜首依舊由英國牛津大學奪得,其後依次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並列第三的普林斯頓大學與劍橋大學,以及並列第五的哈佛大學與斯坦福大學。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高校正在加速超越西方名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現居全球第51位,已超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香港中文大學也超過了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香港城市大學則排名在波士頓大學和巴黎索邦大學之上。

《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事務主管菲爾·貝蒂指出,這份數據反映了“全球科研與高等教育力量中心正從長期占主導地位的西方機構,轉移到正在崛起的東方高校。”

他說:“美國與西歐的排名普遍下滑,而以中國為首的東亞國家繼續崛起並強勢上升。

這為澳大利亞提供了新的契機——可進壹步強化國際人才吸引力,並深化與東南亞及更廣泛亞洲高校的合作。”

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是有史以來最全面的研究型大學比較,共評估了全球2191所大學,分析了近1900萬篇研究論文、150萬學者投票及詳盡的機構數據。

超過55,000名學者參與問卷調查,評選他們認為在研究與教學方面最優秀的大學。

該排名的最高權重指標為“教學質量”,同時還考量了研究量、全球聲譽、科研影響力、國際視野、經費與專利等因素。

資料由澳洲1688新聞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