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盡管維州政府近年不斷提高針對海外買家的額外稅費,以抑制外國購房需求,但維州仍然是全澳最受外國投資者青睞的房地產市場。

根據澳洲稅務局(ATO)近日發布的首份《外國資產所有權登記冊》報告:

2023年共有2606宗維州房產被海外買家購入,遠高於2021-22年度的1703宗,短短兩年增長超過50%。

這些買家去年在維州新房和空地上的總支出達到22.5億澳元。

報告顯示:

外國投資者在維州主要瞄準的是總價低於100萬澳元的新建住宅和未開發空地,而非高端豪宅或二手房。

即便在本地民眾對住房負擔能力、交通擁堵、治安問題和生活成本感到擔憂之際,維州仍憑借強勁的吸引力,成為全澳海外置業的 “第壹州” 。

從全澳範圍來看:

來自中國、日本、新加坡買家,占據了去年外國買家總數的近壹半。

其中,中國繼續是最大來源國,在澳購買超過2000套房產,總價值約20億澳元。

ATO於2023年設立的外國資產登記冊,首次將外國人在澳的房產、農地和水權投資整合為全國統壹記錄。

本次發布的最新報告,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30日。

報告顯示:

自2016年以來,外國買家在澳共購入超過4萬套房產,其中約1.7萬套位於維州,比例居全澳之首。

盡管報告沒有評估外國買家對房價的具體影響,但數據表明:維州仍是外資青睞的重點地區。

阿德萊德大學住房政策高級研究員Sha Liu表示:

雖然最新數據呈現反彈趨勢,但整體而言,外國買家在澳房市的參與度已大不如前。

現在外國買家在住房交易中所占比例大約為1%,無論是從交易數量還是交易金額來看,都遠低於2015-16年高峰時期接近5%的水平。

她指出:

過去十年中,聯邦和各州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包括申請費、額外印花稅、土地稅附加費、非居民資本利得稅和空置房產年度費用等,這些都顯著提高了外國人在澳買房和持有的成本。

Liu表示:

外國買家通常傾向於投資悉尼和墨爾本的核心地段,因此更容易受到公眾和媒體關註,但從整體來看,他們對市場的實際影響常被誇大。

以他們現在在市場上的占比來說,並沒有在大範圍或系統性地擠走本地首置業者。

而從地區來看,外國買家主要集中在新州和維州,尤其是悉尼和墨爾本。

她還說:

全球城市通常更容易吸引國際學生和高端人才,也更受全球資本青睞。

但即使在這些市場上,如今的外國買家活躍程度也遠不及過去。

報告還提到:

澳洲的農地仍是海外資金的重要投資目標。

至2024年,澳農地中登記為有外國持股的比例上升至12.7%,較2022年增長3個百分點。

英國、中國、加拿大、美國和荷蘭的投資者,

仍是澳洲農地的五大海外持有者,合計控制了近壹半的外資農地。

根據登記冊統計:

只要某塊土地有超過20%的外國持股,就會被計入外資持有範圍。

在維州,截至2024年6月,外資農地持有率為5.9%,相當於全州1130萬公頃農地中,有67.5萬公頃屬於外資所有。

這壹數字比上壹年增加了約9000公頃。

維州的外資農地多數用於林業,其次是種植業。

目前,維州農地的外資持有比例,仍低於塔斯馬尼亞(23.9%)和北領地(27.6%)等地區。

資料由澳洲1688新聞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