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澳洲銀行家們愈發看好,擁有充足資金的私募股權公司以及特朗普政府推動的商業友好型投資熱潮,將使未來12個月成為交易的豐收之年。

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分析部門發布的數據,主要投資銀行去年在澳大利亞賺取了約25億美元(40億澳元)的費用,比2023年增長了11%。但數據顯示,這壹數字遠低於2021年和2022年的繁榮時期。

澳大利亞的大型投資銀行希望,較低的利率和較弱的澳元將使完成交易變得更加容易。——Dion Georgopoulos

壹部分問題在於,私募股權公司不願出售因融資成本上升而影響估值的投資組合公司。公司與潛在買家之間的預期不匹配,壹直是銀行家們抱怨的點。

但摩根士丹利的投資銀行業務總經理理查德·赫西(Richard Hersey)表示,他預計接下來的兩年將是完成交易的好時機,“主要得益於支持增長的美國引領全球經濟、積壓的並購需求以及更有吸引力的利率環境”。

他補充道:“我們迎接新的壹年,正與客戶壹起推進各行業深厚的交易 pipeline,反映出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活動的持續加速。”

JPMorgan的馬克·卡爾萊爾(Mark Carlile)也持類似觀點。他表示:“客戶們仍然保持謹慎,但也充滿希望,期待從美國總統更替中看到更多早期的跡象。”卡爾萊爾是該銀行並購業務的副董事長,他指出,特朗普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就職。

當選總統已表明,他的政府將更加有利於商業,削減監管,並清除那些積極起訴公司的官員。

上個月,特朗普選擇保守派律師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擔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並稱他是“壹個具備常識性監管經驗的 proven leader”。阿特金斯的前任,加裏·根斯勒(Gary Gensler,)曾起訴了美國許多最大的加密貨幣公司,指控它們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進行交易,違反了法律。

美國銀行本地並購部門負責人Chris Gronow表示,去年年底的情況表明,市場正處於“周期性復蘇的初期階段”。

他表示:“金融投資者正持有創紀錄的現金儲備,需要投入使用,同時我們預計,將有大量來自老化投資組合資產的退出。”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在9月報道,全球各地的私募股權公司手中大約有4萬億美元(約合6萬億澳元)的資金,這筆資金必須被用於投資。

Laser focus

《金融評論》周壹的街頭談話專欄將報道,KKR正在準備出售Laser Clinics Australia,這壹舉措距該公司以6億澳元收購該業務已超過七年。

麥格理公司負責電信、媒體和科技投資銀行團隊的邁克爾·米爾恩(Michael Milne)表示,全球的通貨膨脹已接近央行的目標,利率開始下降。

“軟著陸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他說。“目前仍有接近創紀錄的‘幹粉’資金,這將推動買方活動。我們還預計,由於持有期較長及需要兌現投資者回報,將會有壹波私人資本的退出。”

高盛董事總經理馬裏薩·弗倫德(Marissa Freund)表示:“雖然全球的贊助商買方交易量有所改善,但退出交易仍低於歷史水平。”

“我們認為企業簡化將繼續推動並購,因為公司尋求突出被低估的資產,分拆有不同特征或資本需求的業務——壹些大型跨國公司也正在從集團化模式轉型。”

澳大利亞並購活動

根據LSEG數據,2024年澳大利亞在已宣布的並購活動中的參與金額達1180億美元,為兩年來的最高水平,2022年這壹數字為1268億美元。

其中,今年最大的已完成交易包括黑石收購數據中心巨頭AirTrunk,該交易的估值超過240億美元;此外,CSR向法國聖戈班出售建築材料業務,以及鋁土礦公司Alumina Limited的全部股份被鋁業公司Alcoa收購。

待定的交易包括新聞集團將Foxtel出售給英國流媒體公司DAZN,以及Insignia Financial的收購案,目前有CC Capital和貝恩資本的競標,估值為29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的赫爾西先生表示,他預計國際買家將占今年交易的最大份額,特別是美國的競標者,“這反映出特朗普政府以增長為導向、美元強勢以及許多澳大利亞公司估值具有吸引力”。

“歐洲和日本的到來興趣也將繼續,澳大利亞相對有吸引力的增長環境將吸引這些地區的投資者,”他說。

瑞銀公司澳大利亞及太平洋地區並購聯合主管尼克·布朗表示:“過去幾年,跨境交易中使用股票交換壹直是壹個重要主題,企業希望通過股東之間可以共享的協同效應為增長創造新的途徑,也為價值創造新的機會。去年壹些最大規模的澳大利亞交易就出現了這壹趨勢,我們預計這種趨勢將繼續增長。”

“我們預計北美公司將繼續是跨境並購的主要來源,同時來自亞洲的活動預計仍將強勁——過去幾年,日本公司增加了其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活動,泛亞金融投資者也在增加參與,”他說。

“我們仍然看到跨境並購活動的韌性,全球對基礎設施的需求仍然強勁,”麥格理的米爾恩先生補充道。

“在這壹趨勢中,數字基礎設施居於前沿,我們預計這壹領域將繼續非常活躍,尤其是在雲服務的持續部署和對人工智能應用的進壹步投資推動下。”

賈登公司董事總經理顏慧坦(Yan Hui Tan)預計,2025年將是另壹個由技術驅動的並購交易的“大年”,尤其是公司收購關鍵技術和人工智能能力。“這也反映了經濟從傳統行業向以技術、可再生能源和醫療健康為代表的增長型行業轉型。”

資料來源由1688 澳洲新聞所提供